Eva and Franco Mattes:《天花板上的猫》(Ceiling Cat),2016年。
曲俊燕 / 文
最近,旧金山现代艺术博物馆 (SFMOMA) 策划了一个有趣的影像展,名为“快照+分享:从邮件艺术到社交网络的影像传播”(snap+share: transmitting photographs from mail art to social networks),展期一直到8月4日。
官方介绍中说,这个展览为我们提供了一种视觉化的方式,来理解照片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变得无处不在,追踪照片分享行为的进化历程。
在微博上看到一张搞笑图片,我们的第一反应是@好友一起分享;一个表情包“原型”火了,就会有无数个模仿和更新跟上来——这是我们这个时代传播影像的常见方式。分享照片的行为,我们每天都在进行着,有时甚至是无意识的。不过,这种行为是如何进化到今天这种形式的呢?
这个展览或许能给你答案。参展的艺术家来自不同年代,使用了各种各样的媒介进行影像传播。从传统的纸质,到数字图片,再到沉浸式装置,不一而足。
展览现场。图片来源:纽约时报
前互联网时代的照片分享,很多都是通过邮寄系统完成的。上世纪60—70年代,邮件艺术运动在西方兴起,艺术家们借助明信片、信件等邮递媒介传播自己的作品和观点,包括图画、文学、邮戳甚至有声作品等多种形式。该项运动创始人雷·约翰逊(Ray Johnson)最初把一些拼贴画、剪报、偶然发现的照片和物件寄给了各种艺术家、朋友、陌生人,并且提示他们补充并寄回新的信件。这种带有自发性和幽默感的艺术形式,很快聚集了一个艺术家社群和创意网络。
河原温:《我起床了》(I Got Up...),1975年。
展览中的日本概念艺术家河原温(On Kawara)在1968年—1979年间创作了《我起床了》(I Got Up...)系列,每天他都给两个朋友或同事寄一张明信片,上面用邮戳盖上他当日的起床时间,再写上自己和对方的地址。他常在全球各地工作,城市的频繁变换、起床时间的不规律,与十年如一日寄明信片的稳定性,形成了有趣的对比。
SFMOMA高级摄影策展人克莱门特·谢鲁(Clément Chéroux)评价说,河原温的作品完美地体现了邮件艺术和社交媒体间的联系:通过告知对方自己的起床时间——今天8:15、明天8:22,他是在表明“我在这,我存在,我是一个真实的人”,而这恰恰是“我们今天在社交网络上分享照片行为的本质。”
随着科技发展,数字影像开始崭露头角。1997年6月11日,当时互联网还只有4年的历史,一名叫费利佩·卡恩(Philippe Kahn)的法国软件工程师通过将手机、数码相机、在线网络组合连接的方式,向2000人即时发送了他的女儿出生时的照片。
现在看来,这张照片像素很低,最普通的智能手机都能照出更清晰的照片。但它意义非凡——这是世界上第一张用手机拍摄和即时传输的彩色照片,卡恩的尝试也成为拍照手机的开端。卡恩后来接受采访时说,他当时想“创造21世纪的宝丽来照片”。
Philippe Kahn:《Sophie Lee Kahn的出生照》,1997年6月11日。这是世界上第一张通过手机拍摄和即时分享的彩色照片。
进入全方位数字时代,艺术家们对影像的构成和存在方式产生了新的思考。艾瑞克·克赛尔斯(Erik Kessels)的《照片中的24小时》(24HRS in Photos)是一个很有震撼力的沉浸式装置。他把一天24小时内全世界上传到互联网的每张照片都打印出来,堆放在一个展厅里,通过展示它们对物理空间的占据,启发我们思考海量图片信息代表的意义。
杰夫·盖斯(Jeff Guess)的视频作品《可寻址性》(Addressability)中,无数个彩色色块如星尘般在一个黑色空间中飘散、聚集,最终形成一幅幅照片。艺术家想借此表现照片逐渐走向了非物质性的事实,打印出来的实质纸张越来越少,看不见、摸不着的数码像素占据主流。
Erik Kessels:《照片中的24小时》(24HRS in Photos),2011年。
Jeff Guess的视频作品《可寻址性》(Addressability)展览现场。图片来源:Jeff Guess个人官网
艺术家科琳·维奥内(Corinne Vionnet)搜集了社交网络上全球各地著名旅游景点的众多游客照,并将每个景点角度相似的上千张照片合成在一起,形成了作品系列《拍照机会》(Photo Opportunities)。游客们在同一景点的相似角度留下的纪念照,表现了我们旅行拍照行为的普遍性和同质化,艺术家借此反思了大众旅游和数字视觉文化的关系。
Corinne Vionnet:《旧金山》,2006年。出自《拍照机会》(Photo Opportunities)系列,2005年-2014年。
如果说上述作品看上去稍显深奥,下面两个会瞬间将你拉回网络文化的亲切语境中。作为这次展览的宣传照片,《天花板上的猫》吸引了不少眼球。它的创作灵感来自十几年前就流行起来的同款猫表情包。
搜索“ceiling cat meme”得到的结果。网页截图
而在展览现场,这个作品是实体的。展厅天花板上被挖了一个方形,从里面钻出一只猫脑袋。当然,这不是真猫,而是一个标本。艺术家伊娃·马特斯(Eva Mattes)和弗兰科·马特斯(Franco Mattes )在墙上写道:“看看展厅天花板中间的作品。我们不仅允许拍照,而且鼓励拍照!”确实,一个讨论影像传播的展览,不会拒绝人们拍照分享到网络上。
在SFMOMA观看《天花板上的猫》的参观者。图片来源:Eva and Franco Mattes官网
SFMOMA展厅中《天花板上的猫》的呈现效果。图片来源:Eva and Franco Mattes官网
将风靡全球的网络表情包实体化为艺术作品,出现在现实生活中;在影像传播的语境空间,通过拍照分享,发生了影像的二度传播……这些概念,是不是有点妙?
同样是网络迷因,2011年戴维·霍维茨(David Horvitz)的一张把头放进冰箱的照片,就火得让人费解了。他鼓励人们上传一张把头放进冰箱的照片,并打上#241543903的标签发到网上。这串数字没有任何意义,却吸引了成千上万的人参与,人们在虚拟世界中通过无意义的照片分享构成了连接。在展览现场,上百张“头放冰箱”照片前面,摆放了一个真实的冰箱,参观者可以打开它,把头放进去拍张照,产生再一次的分享。
David Horvitz:《241543903》,2009年至今。图中文字:拍一张把头放进冰箱的照片,并打上#241543903的标签发到网上。
David Horvitz作品《241543903》展览现场。图片来源:Facebook主页Yann Fleïtour
展览中的部分其他作品:
Moyra Davey:《地铁写作者 之一》(Subway Writers I),2011年。艺术家拍下了在地铁上写作的人群,加上拼贴、邮票之后再把它们寄出去。图片来源:the eye of photography网站
一张1889年的明信片,法国艺术家Léon-Charles基于照片在上面绘制了一座埃菲尔铁塔。图片来源:Wired
佚名:《无题》。1920年-1960年。收藏家Peter J.Cohen二十年间一直在收集写有“我”(Me)字的照片,这些照片反映了前社交网络时代的人们对于表达自己身份的渴望。
Thomas Bachler:《无题》,1985年。艺术家用纸板箱制作了针孔相机,分别从12个德国城市寄到自己位于卡塞尔的家中。摄像头捕捉了一路上的画面。
策划一场从历史语境观察影像传播行为的展览,SFMOMA可能是先行者。如果说每个人传送的影像最终织成了一张网络,这个展览的意义之一就是揭示了这张大网在互联网时代如何变化。
在互联网时代,分享照片越来越容易,了解这个行为背后的历史和社会因素,也不失为一种对待影像的认真态度。
除注明外,文中图片均来自SFMOMA官网
孔斯琪 | 编辑
— 未经授权 禁止转载 —
中国青年报·中青在线出品
点击查看往期精彩内容
↓↓↓
摄影专题 养蜂人 | 2019两会 | 代表朋友圈 | 家庭相册 | 乡愁 | 2019春运 | 农村生活 | 百年铁路 | 重庆森林 | 大货司机 | 进博会 | 江河人家 | 网吧的日本人 | 草根排球 | 北京国庆 | 人工智能 | 快递小哥 | 妈妈 | 海外工厂 |
声明: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,加国头条 属于信息发布平台,加国头条 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。
0 Comments